大同集團想進行華映重整,很多問題恐怕要先解決,金融圈人士指出,華映及大同集團向不少銀行私下表示,華映因為擔任對岸多家公司的保證人,碰到中美貿易大戰衝擊使其債務壓力大增。此外,華映想處分大陸的華映科技子公司,但每股價格一直談不攏。但銀行對此「半信半疑」,有銀行主管更直指,即使重整,「保證義務仍得履行」,與重整與否無關。

華映為證明自己有債務壓力,甚至連大陸民生銀行都遭「牽連」,對此民生銀行總行則是滿頭霧水,已對旗下分行全面展開調查是否確有影響到華映財務一事。金融業者之間談及華映,更是全都霧煞煞,群益期貨開戶業界人士指出,對於這些,華映恐怕得交待得更清楚。

更誇張的是,據了解,台銀企金部直到華映宣布重整的前一天,還在會商和華映聯貸合約借新還舊安排一事,結果華映竟在隔天宣布重整,讓多家銀行團成員非常「傻眼」,未來華映要取信於銀行團,恐怕得費一番工夫。據悉,已有銀行準備要賣華映所質押的大同或福華電子的股票,「能拿回多少就先拿回多少」。

對於華映提出的重整計畫內容,銀行團成員也多所質疑,例如要改成瀚宇彩晶的經營方式,海外期貨手續費就讓銀行質疑競爭力及同質性太高問題;華映開放無擔授信的債權人來「以債作股」,每股30元,甚至只打一折出售,銀行也不見得接受。

至於華映委託給律師的信託費,每筆各6億元,共12億元,倘若以員工薪資來看,最多僅能解決四個月問題,昨日華映也在債權銀行團會議上坦言:「6億元最多只夠發兩個月薪資」;至於這12億元的信託費用,也有銀行質疑如何分配及額度如何拿捏,這些恐怕未來華映都得對銀行團「說清楚、講明白」,否則要過銀行團這一關只怕不容易。

期貨從實質內涵來說,其實就是一個資金聚集體,眾人在期貨開戶後投資資金後,依照個人所簽訂的合約內容(下單成交那一刻就算是簽了合約)來決定某時刻所能取回的資金。雖然期貨是一種零和遊戲,但穩賺不賠的仍是抽頭的莊家(莊家不論輸贏都能抽頭拿錢)。為何大家預期的情況確實發生了,期指反而朝反方向進行?這就關係到預期心理,假如大家都預期小麥收成會不好,因此在小麥收成前就不斷的推高小麥期貨價格,那麼當小麥收成情況真如預期一樣時,小麥期貨價格卻反而往下掉。為何會如此?因為小麥收成差的價格早已反應在期貨價格上,當未來收成情況不會更差時,那小麥期貨價格當然反而會往上漲。欠收與豐收的價格本來就是天差地遠,當價格已完全反應欠收的狀況,而實際卻反而出現豐收的情況時,期貨價格必定急速地往另一個方向修正,直到完全反應為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tbe1whitemq 的頭像
    ltbe1whitemq

    ltbe1whitemq的部落格

    ltbe1whitem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